(通讯员 樊雅笛)2022年10月25日,作物光合与水分关系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依托我校建设的“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可持续稻作产业科技创新院和绿洲生态农业兵团重点实验室联合发起,旨在促进青年学者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来自5个国家的9名青年学者围绕作物光合及其水分关系开展深入交流。
研讨会上,兰州大学的方向文教授从叶片水力安全性和效率兼顾的角度讨论了锦鸡儿科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Amanda Cardoso博士通过生长素突变体的研究讨论了叶片光合能力与水分传输能力的密切联系;中国农业大学的丁日升教授分享了干旱与盐胁迫下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与灌溉管理模式;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Liana Acevedo-Siaca博士评估了热胁迫下小麦穗部的NPQ动力学并为光合能力改善提供途径;石河子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雷长英讨论了棉花上下面气孔对光合作用重要程度的差异;西班牙University of La Laguna的Alicia Perera-Castro博士分析了苔藓植物的特殊结构以增进对光合限制的理解并为改善光合能力提供途径;深圳大学的宋欣教授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在研究植物水碳交换问题中的进展;以色列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Uri Hochberg研究员讨论了植物水力特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生理机制;我院博士后刘俊洲讨论了未来高CO2浓度环境可能对玉米生长带来的水力学风险。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通过Zoom和腾讯会议进行直播,据悉逾400人在线参与研讨会。




摄影:樊雅笛
审核人:熊栋梁